人形站立於「一」上、一線之上叫作「立」,祖先造了「立」字。這「一」、一線代表的是地的基準線。
皆甲骨文「王」字,均為一人形站立於地,最左初形與「立」字同。若仔細觀察細分,可得「立」字裡的人形手臂有自然下垂與平直的向左右伸展兩形。而「王」字裡的人形手臂均為平直的向左右伸展,顯出王者君臨天下的氣勢。「王」字之一形
,人形上加一橫,此一橫視為天之基準線,也就是此「王」者立於天地之間之意(或代表「天」裡的人形即上帝立於地,謂「王」),最後演進至今天楷體的
「王」字。
「辛」字裡的人形與
「天」、
「立」OR「王」字構形意義之造字邏輯比較...「辛」字裡的人形是一顛倒的人形,故其構形意義皆是與「天」、「立」OR「王」相反的。
《說文》辛,大罪也。
我們若仔細看,「辛」字裡或相似之形還有「顛倒的王字」(有的甲骨文字裡是「倒王」)。個人認為「倒王」另含有「已不是王」的意思。
也就是說,「辛」字與「天」字相反,簡意之,說明了「大罪也」是因悖天、違背上帝而來的。另與「立」「王」字相反的「倒王」,除了「大罪」外,「顛倒的王」另含有「已不是王」的意思。是「兄」的甲骨文字。
《說文》長也。是「尾」的甲骨文字。
《說文》微也。是「箕」的甲骨文字。
《說文》簸也。是「僕」的甲骨文字。「僕」字裡,有一「辛」字。
《說文》給事者。
「僕」字稀奇的是裡面的主角是「兄」呀?!~頂上一「辛」字,乃罪人(含倒王)之意。「兄」還有尾巴,表示其地位的卑微衰弱。「兄」端著畚箕,原本嫡長子、作頭的、將來當家作主的「兄」反倒成為了「尾巴」,是卑微的給事者、僕人。此為「僕」字之構形意義。
這「僕」字,透露出發生在遠古時期一段有其意義重要性的故事。
- Aug 11 Thu 2011 02:35
華夏遠古的故事---「兄」成為僕人(甲骨文「兄」、「尾」、「箕」、「僕」)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